——林春輝總經理給中央大學碩博士生的創業分享 創業看似是一件充滿魅力的事情,但實際上卻是一條艱辛且需要全心投入的道路。近日,維新應用科技總經理林春輝在中央大學的演講中,分享了他多年來在技術創業上的實戰經驗,並針對創業者面臨的核心課題,為碩博士班同學們提供了極具啟發的建議。他從四個層面——創業者、創業夥伴、商業計畫與商業模式,以及目前還在求學階段可以做的準備,帶領大家了解創業背後的挑戰與實踐。
一、創業者:累積本錢,面對現實的挑戰
創業是否如表面看來那麼光鮮亮麗?林總經理用一針見血的直白告訴大家:「創業很酷,但並不浪漫。」
創業者的心態 創業者需要面對的第一個現實是,生活不再均衡。你可能會失去大量休閒的時間,甚至必須長期在高壓下工作。而收入也並非如大家想像的穩定。林總以自身經驗說明,創業初期的收入往往不穩定,需要有心理準備接受這種不確定性。
累積創業本錢 創業不僅僅是專注在技術上的突破,還需要注意個人能力的提升與信用的累積。林總強調,在創業之前,你需要累積多元技能,例如各種商業知識、溝通能力,甚至是基本的管理技巧,為未來應對各種挑戰做好準備。此外,「個人信用」這件事尤其重要。無論是創業夥伴、客戶,還是未來的投資人,對你的信任程度都將在你的創業過程中產生重大的影響,好的信用累積將成為推動事業前進的重要基石。
二、創業夥伴:建立能共同承擔的團隊
林總認為,創業團隊是公司成功的根本,而找到正確的人則是創業路上的重大挑戰之一。
需要什麼樣的夥伴? 林總表示,創業不可能單打獨鬥,創業者必須尋找多元化的團隊成員來互補彼此的能力。這不僅是指專業技能的補充,更包括價值觀與溝通能力的契合。「為什麼你的團隊是最優秀的?」林總提醒學生們,在與投資人、客戶溝通時,必須清楚說明你的團隊能帶來什麼特別的價值。
不浪漫的創業日常 林總坦言,創業的日常充滿瑣碎甚至痛苦的挑戰,與人相關的問題更是創業者最難處理的部分。不僅團隊內可能發生矛盾,與股東、合作夥伴的溝通也經常充滿壓力。危機處理是常態,創業者需要具備極高的抗壓能力。他笑說:「常常覺得自己快不行了」,但也正是這種壓力讓人快速成長。
三、事業計畫與商業模式:執行力比計畫重要
林總認為,商業計畫書(BP)固然重要,但它不是決定成敗的核心。真正影響創業成敗的,是創業者的執行力與對市場和商業模式的敏銳洞察力。
技術轉化為產品的關鍵 林總分享,技術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創新,而在於如何解決用戶的痛點。他提醒在場理工背景的學生,創業時不要只關注「我能做什麼」,而應該聚焦於「市場需要什麼」。產品的價值來自於用戶願意為它買單,而這往往取決於產品所帶來的體驗、服務,甚至是一種信任感。
靈活調整商業模式 林總進一步指出,創業是一個不斷試驗與調整的過程,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,商業計畫可能需要適時的調整,尤其要經常思考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與變現的能力。另外,他也提到抓準時機與運氣其實也是創業成功的重要因素,但這些都建立在對市場的深刻理解與快速反應之上。
四、現在可以做什麼:從人脈到知識的累積
林總在演講的最後,給學生們提供了幾項實際的建議,幫助他們從現在開始準備創業之路。
多交朋友,跨出圈子 林總鼓勵同學多結交不同背景的朋友,因為未來的合作機會往往來自於這些異質性的人脈。他強調,這些朋友不僅能帶來全新的視角,更可能成為你創業路上的貴人。同時,他也提醒學生要「愛惜羽毛」,因為工作圈真的沒有想像的大,問來問去都有互相認識的人,所以個人的信用非常重要。
持續學習,保持健康 創業需要許多的專業知識與跨領域能力,林總建議學生多涉獵與本科不同領域的知識,以拓展視野。他還特別提到,養成運動習慣非常重要,因為創業過程對心力與體力的消耗遠超一般想像,健康是創業者能長久堅持的根本。
結語:創業,是夢想與現實的磨合
林春輝總經理用他自身的經歷,為學生們揭示了創業的真相:它既充滿挑戰,又帶來無限可能。他鼓勵大家從當下開始累積能力與資源,擁抱未知,為將來的創業做好準備。創業,不僅是一場技術到市場的旅程,更是一場自我成長與突破的實踐。